实用的抒情的作文7篇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抒情的作文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时候,我不知为什么会有电?现在我终于明白了,电是靠水力、火力、风力等发电而成的。现在可以说是家家户户几乎都要用到电。离开了电,我们的生活将会变成怎样?我连想都不敢去想。
虽然我们国家有许多大型水电站--三峡水电站、葛洲坝水电站等,可以向急需用电的城市送电。但是,还不能完全满足我们的生活需求。我们青田就是一个缺电的城市,夏季经常会停电。青田每年都要靠国家电力支援才能满足人民的生活需求,勉强度过夏季。
说起滩坑水电站,青田人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啊!自从青田政府向国务院申请建设滩坑水电站以来到现在已有三十多年了。在这三十多年里,经历的风风雨雨足以证明我们青田人建设滩坑水电站的决心。
自从青田政府兴建滩坑水电站以来,不知有多少人舍小家顾大家,不知有多少人伸出援助之手,有知有多少人在夜以继日地工作着。大家都在为共同的梦想而不懈地努力着,都在翘首期盼着。
愿滩坑水电站早日建成投入使用,圆了我们青田人的梦。
所谓的“课本”,它可以是每学期的教材,也可以是每个人最喜欢读的书,不管怎样,课本都是伴随我们一生的良师益友。
开学以后,我就是一名初中生了,前两天,我把小学的课本,好好整理了一番。
在整理的过程中,我虽说不算是悟出了什么道理,却,不仅有一些小小的伤感。看着一二年级课本上那些歪歪扭扭的字,再看看五六年级课本上略显潦草的字。心里,莫名其妙涌上一股说不出的感觉,这种感觉很,奇妙,可又很简单。
我们总是要慢慢长大,以前的课本终究还是要和我们说“再见!”虽然舍不得,但那些课本早已化作一点一滴的知识。汇成一股源泉,倘若我们的脑海,并将陪伴我们走完一生。那些可爱的贴纸从芭比娃娃到喜羊羊,再到阿狸,他们在课本上的美丽我怎能忘记?还有无处不在的涂鸦,却给我带来,莫名其妙的欢乐。我又怎能忘记呢?
整理到最后,望着小山一样高的一大摞课本,我忽然想起了我的小学生活:在学校,捧着课本,像宝贝一样。“咿咿呀呀”念个没完。不过这又是,怎么样的呢?过去的就这样过去吧,只把它当成一场风,风起风落,便已消失不见。只留下成长的足迹在那天边。
有人说,成长是一朵花开的时间。我不知道,这朵花要开多久?只是把课本放到垃圾收集点的那一刻。我觉得,我的那朵花悄悄地开了。一片白茫茫。
新的生活,新的成长,我……来……了……
圆,像吹棒的泡泡,
晶莹透亮,
在天上自由飞舞,
在地上,我们追着奔跑。
圆,像弟弟的嘴巴,
甜甜的,惹人喜欢,
当我感到沮丧时,
弟弟的嘴里蹦出许多有趣的笑话,
让我破涕为笑。
圆,像妈妈的眼睛,
又明又亮,
当我获得成功时,
总会笑眯眯地看着我,
让我倍感自豪。
圆,像外婆做的汤圆,
圆圆的,滑滑的,
一家人在元宵时甜蜜地分享,
浓浓的亲情流进了每个人的心房,
屋子都洋溢着团圆的欢乐。
圆,像中秋佳节的月亮,
圆圆的,大大的,
如同一个洁白的玉盘,
一家人坐在草坪上赏月,
时而传来阵阵欢声笑语。
圆,像早晨初升的太阳,
红红的,亮亮的,
宛若一个大火球,
祖国的花朵,
迎着初升的太阳,
跨进美丽的学校。
一个圆,
真的很奇妙。
我们乌镇有一个人民公园。虽然它已经年代久远,样子有点儿旧又有点儿难看,我却依然对它很有感情。因为我是乌镇人,我爱家乡,也爱家乡的公园。
走进公园那扇高大的大门,首先是一个赛车场。车道上一辆辆赛车飞快地奔驰,像离了弦的箭,一股劲地往前冲。再进去那里有滑冰场、跳跳床……
我最喜欢的是溜冰。虽然我溜的不是那么熟练,有时会摔个跟斗,有时会摔个四脚着地,有时会摔个四脚朝天……可是,我还是要到溜冰场上去滑。一看到人们那么熟练,我自愧不如:但是一看见那些“笨手笨脚”的人,我又会想我可比这些人好多了。我坚信自己以后也会像那些熟练的人那样溜得那么自如,那么轻松。
在公园的另一面是一片绿色成荫的草木世界。草地上有许多玩意,有各式各样的秋千……有些人胆子小,稍微高一点就吓得魂飞魄散哇哇大叫草地上时时传来一阵阵儿童们的欢笑声。这里简直成了儿童的乐园。
我爱乌镇的人民公园,我更爱家乡。
人类有了喧嚣,便失去了最本真的家园。——题记
一杯淡茶,一片树林,一个花架,一个人独享其乐……每天忙碌的我总在闲暇之余无数次幻想着这种世外桃源般的本性之乐,我最渴慕的精神家园。曾无数次迷茫的穿过大街小巷,一次次寻找,却找不到最原始的根系。母亲说:“去乡下散散心吧。”便与父母一同,来到久违的乡下。
农村的气息已不是我所熟悉的最原始的味道,一道道钢筋水泥的冰冷冻住了田间小路亘古的芬芳,只有田间的麦苗依旧努力地生长,微风拂过,夹杂着似有似无的梦中的味道。我紧锁的眉头仍未完全舒展,走进了爷爷家的大门。
爷爷奶奶对我们没有预料的到来感到吃惊,但挡不住脸上的喜悦与激动,爷爷用粗糙的大手拉住我的胳膊。惊喜地感叹我的成长与变化,不住地问着我近来的状况。奶奶忙碌着为我们准备吃的,厨房中的身影因此显得灵活,偶尔还能捕捉到她眼中亮晶晶的神采。那种神采,是见了最亲近的人之后的本能反应,我似乎看到了一种古朴的墨绿色的深爱像一片幕布笼罩了上方的天空,闪烁着本真的色彩。
暮色披着淡蓝色的温柔环抱住了世界,我静坐在院中,打量着院中景物的变化。大大的院子被水泥覆盖,显得平整,却失去了原有的古朴味道。门口走廊上的葡萄架下,仍是一片翠绿,仿佛还是儿时看着青葡萄流口水的那般绿延续到了现在。我不禁感到一丝亲切与喜悦。梦里那片星空突然像一只水鸟,清晰地出现在脑海:就是在这葡萄下,奶奶搂着幼小的我,用蒲扇扇走夏日所有的燥热,讲述着古老的传说,引着我呆呆地望着夜空,寻找着汹涌的银河,想用树枝在上面搭一座桥。天空中的星星近的触手可及,又使我想摘下一颗。那星星一定不烫手,应该是凉凉的,像月光下的水花,又如通话中梦幻的流萤……我痴痴地想着,对着天空微笑。恍然间,却发现儿时那抹微笑其实一直延续着,知道现在还在眼前浮现。原来真正的'家园在梦中,在心里,还浸润着爱的芬芳与古朴宁静的色彩,心儿飞向哪里,便彻底地感受着家的温暖,无争无欲。
亘古的乡音如钟声般悠长,在心中击出最淳朴,本真的韵律,引着我走回梦里,走向心灵的那片净土,真正的家园。
人应该微笑,人得微笑。人对美是存在着一份执着的。想想,如果哪日在美丽风景前拍照,然而脸上挂的不是微笑,而是摆着一张臭脸,如此,这照片上的你不也显得太过突兀了吗?
微笑的美,常常能够抚慰一些挫折的伤口,放松顽固紧锁的眉。毕竟,人是不能永无止境的逃避失败,但也不可能只像开起的水龙头般,不断的哭,不停的落泪。在伤心之后,在哭过之后,微笑,帮你重新面对困难,并减缓你的痛。“昨日之日不可留”,微笑过后,你又是一个崭新的自我。
曾经看过一则故事,在《心灵鸡汤》上看到的,主角是个女孩。一日,她已准备好要自杀了,因为她认为世上没人关心她,她父亲与继母又因工作没什么时间陪她。那日,她照常上课,打算在放学回家后和世界说再见,但一个意外改变了她的计划。美术老师在上课时投与了她一个甜美的笑,并赞美她的画!她终于知道是有 人关心她的,最后,她甚至成了一个画家。
啊!微笑,一个最美的化妆;微笑,一道最甜美的弧;微笑,一件最容易做,却影响最深远的事。当拍照时,笑吧!当难过后,笑吧!偶尔微笑看看这世界,你将会发现,树头的小鸟为你歌唱,树梢翠绿的枝条向你挥手,夜晚的星空一闪一闪的,眨着眼睛顽皮的逗你开心。你将知道,其实世界都在向着你微笑。
啊!人真应该微笑,人真得微笑。
每个人,都有一座属于自己的城,或宽阔,或狭窄,或繁华,或冷清。爱上一座城,或许只为这城中的一处动人的风景,一段深刻的记忆;亦或许,为的,仅仅是这座城。
说起扬州,总会令人感慨它博大厚重的历史。2500年前的春秋,吴王夫差开凿邗沟,修筑邗城,历经几度风云变幻,才有了今天风姿绰约、文脉绵长的扬州。
扬州,这是一座让人不忍辜负的城。
自早晨醒来,接受扬州的第一缕阳光,就注定要被这座城市感染。扬州一天的生活是从“皮包水”开始的。所谓“皮包水”,即扬州人每天的早点-------灌汤包子,这种包子皮薄汁多,有时甚至得用吸管把汤汁吸完后才能吃,所以有“皮包水”这形象的一说。
依稀记得,去年暑假,我去了一趟张家界,回扬州时已经很晚了,然而无论如何,我硬是四处找,硬着头皮找,只为那两三个灌汤包,现在想想不觉发笑,当初何以如此任性?后来,我似乎明白了。灌汤包并不是有多美味,张家界的食品口味也并不见得有多差,那腊肉不也很熏香吗?只因灌汤包是家乡的产物,是家乡的象征,它给了我一种归属感,让我足以重温家乡的味道,解我为期一周的淡淡乡愁。
如果吃包子觉着油腻了,不妨信步到富春茶社喝茶,这里融古典亭楼建筑艺术和现代化装饰于一体,点缀以雅致的假山、喷泉,红木、漆器桌椅古色古香,置身其中宴饮小酌,定觉心旷神怡。
“两岸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简单七言,却道尽了瘦西湖的多姿多娇、曲折迤逦。不必说杜牧笔下玉人吹箫的二十四桥,也不必说婀娜秀丽的五亭桥,单是那玉立亭亭的晴云白塔就已令人流连忘返。据说1784年,乾隆皇帝第六次坐船游览扬州瘦西湖。从水上看到五亭桥一带的景色,不由遗憾的说:“只可惜少了一座白塔,不然这而看起来和北海的琼岛春阴就像极了。”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财大气粗的扬州盐商当晚连夜用白色的盐包堆成了一座白塔,于是有了“一夜造塔”之说。一夜造塔,听上去虽觉荒谬,然而这种事情,我想也不必深究。如今,还是让人们伫立白塔之下,静静感受扬州人绝妙的造塔技术好了!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扬州自古重视文化娱乐,扬剧、扬州评话广为流传,扬州清曲更是一绝。扬州清曲一般以坐唱形式演出,细腻缠绵。不化妆,无说白,仅靠扣人心弦的音乐和感人肺腑的歌唱。清曲曲目丰富,郑板桥“千家养女先教曲,十里栽花算种田”,描绘的正是当年家家唱清曲的情形。一开始,我以为扬州清曲并不好唱,毕竟它在吐字发音运气行腔方面都很讲究,殊不知,扬州市歌《茉莉花》就源自扬州清曲中的一支鲜花调,而对于《茉莉花》,早在上幼儿园的时候,我就应邀参加过茉莉花的相关表演。这,算不算与扬州清曲的些许缘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还记得朱自清笔下那醉人的荷塘月色吗?只是斯人已逝。如今,你且走进朱自清故居,踏入院门的那一刻,也许,你就会明白,其实古人与今人并没有距离,书房里睹物思贤,你是否能看见他伏案笔耕的背影?
如今的扬州再不是那幅挂在江南壁上的风景画了,它将以它无穷的美丽,繁华的风物,享誉世界,展现其绰约的风采。而我,生于斯,长于斯,我为扬州自豪!
文档为doc格式